close

 

「失去的藝術並不難掌握,很多事情看上去都終究會失去,這種失去並不意味著災難我每一天都在學習失去的藝術,我一生都在積累各種各樣的記憶,某種意義上這成了我最珍貴的財產….現在這一切都被剝奪了」–「我想念我自己」電影主角愛麗絲罹患失智症後,在一場演講中自述其心情。

  近年來,無論在生活中或在工作上,失智症都成了經常出現的話題與現象。朋友們的父母親都已進入老年階段,只要談到與父母有關的問題,失智症一定會出現在談話裡,而我在工作上所接觸的老人福利服務機構,也出現越來越多失智的個案。根據內政部1046月底人口資料與台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,台灣失智症總人口數推估為24.4萬人,相當於一個彰化市的總人口數(23.5萬人)65歲以上的長者罹此症比率則約5%,即 20位老人就有1位是失智患者,再來看全球的統計,2015年全球失智症患者為4680萬人,預計2030年將達到7470萬人,2050年更將突破到13150萬人,目前每3秒就新增一位患者,真是相當驚人!失智症已成了21世紀襲捲全世界的疾病。由於失智患者除了記憶力喪失的症狀外,嚴重的話還會失去生活自理能力,語言表達能力,與情緒憂鬱、躁動或是妄想、幻覺等狀況,是腦部漸進式的全面退化,在照護上十分吃力,除患者本身痛苦外,也會給家人與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與壓力,是我們每個人都需及早了解與預防的疾病。

「我想念我自己」這部電影的主角愛麗絲,是位50歲,事業成功的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與語言學家,,與生物學家的先生育有三名子女,家庭也美滿幸福,堪稱人生勝利組,然而有一天愛麗絲演講時突然忘詞,在家附近慢跑,卻一時忘了回家的方向,生活上也開始變得健忘,就醫診斷的結果是患了遺傳性PS1基因變異的阿茲海默症,從此愛麗絲的人生完全變了調……

漸漸地,她不再能勝任工作,被迫離開了她喜愛的教學工作,生活上越來越記不得身邊的人、事、物,過去的一切也離她越來越遠,然而愛麗絲說:「請不要認為我在承受痛苦,我並不痛苦(suffering),我在努力掙扎(struggle),掙扎著參與事物,掙扎著和過去的我保持聯繫,我告訴自己,活在當下,這真的是我現在唯一能做到的,活在當下,不要被為了掌握失去的藝術,而把自己擊垮!」

當所有一切都在一點一滴失去的時候,理性的愛麗絲體悟到,生命已將她帶到一個殘酷的懸崖邊,她只能盡其所有的努力活在當下,她甚至在病情還未十分嚴重時,接受了一場演講,講述關於失智症,值的一提的是,演講前,她與小女兒討論講稿內容,原本與她關係緊張的小女兒,建議她說說自己,小女兒認為聽她演講的並不是一群科學家,人們會想知道她的感受,而這個病對她又意味著什麼,愛麗絲雖當場未接受,但她後來的確改變了講詞的方向,以感性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疾病的經驗,感動了所有在場聆聽的人們,也給了她一個對她而言意義重大的,與人們情感交流的當下!這是一場完全不同於她過去身為教授時,所做的科學理性的演講,或許,正是這場病讓她敞開了心,讓她有機會將自己內在的情感自然地流露,也讓自己不完美的一面暴露在人們面前,這需要何等的勇氣!

愛麗絲的疾病也衝擊到了整個家庭,一開始,愛麗絲的先生不願接受事實,其實他內心應也充滿恐懼,後來愛麗絲想趁病情還不嚴重,她還記得自己與家人時,先生能放下工作,陪在她身邊,與她共度一年時光,令人遺撼的是,她的先生拒絕了,他選擇了去接受一個新的職位,逃避去面對愛麗絲的疾病,在最需要家人陪伴的時刻,反而是一直與母親的期待有落差,不去上大學,而去當演員的小女兒,回到了母親的身邊,陪伴母親度過最後的時光,母女關係也因此在小女兒「愛」的回應下,有了動人的結局。在這裡,電影給了看似悲劇的疾病一個溫暖的答案,那就是「愛」吧!當所愛的家人還在時,如何能完成這「愛」的課題?這又需另一篇文來探討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錢婆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